为推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助力教师掌握智慧课程建设核心方法,探索AI技术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日前,学校人力资源部联合教务部分别举办了3场以“基于AI生成式课堂的智慧课程构建与实践”“人工智能在高校教师教学应用与实操”“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科研及行政办公能力提升”为主题的交流会。
10月23日,学校教务部副部长孙璨教授为教师们带来以“基于AI生成式课堂的智慧课程构建与实践”为主题的讲座。孙璨首先以“进入AI时代——师、生、课会有哪些变化”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生成式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重点讲解了生成式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目标与原则,以及课堂中的评价系统。孙璨教授指出,教学设计需要结合动态生成的学习资源、灵活的教学平台和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构建,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重要性。最后,老师们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中的知识图谱和AI反馈机制”等问题与孙璨教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11月6—7日,人力资源部邀请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智能传播教研室主任祁志慧副教授开展“人工智能在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与实操”专题讲座。祁志慧老师以“认知突破与能力提升模型”为切入点,讲述从AI辅助资源设计与开发到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祁志慧老师通过现场实操与展示,详细阐述了AI在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中的实践应用。在交流环节,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科研论文写作等流程,她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AI生成教案、思维导图、文献筛选,以及借助AI提升论文质量,为教师提供了“现学现用”的操作方案。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参加系列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科研讲座与实操,进一步认识到“AI+教学科研”的可落地性,操作方法也获得了显著优化。专家们的讲座精准切中一线教师的需求,针对教师在教学科研出现的难点、痛点有针对性地介绍了豆包、DeepSeek等工具,更拓展了智谱清言、青泥学术等一众实用平台,从实操中深深感受到将AI的效率与人的智慧相结合会使教学与科研之路走得更加高效。

连续3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系列交流会为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指导。11-12月,人力资源部将继续开展系列讲座和交流活动,构建面向人工智能、智慧课程的教师教学与科研培训体系,助力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更好地运用数智化技术赋能教学科研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陈绮静;一审:敖荣祥;二审:朱杰;三审:王晓季)